白鲟

匙吻鲟科白鲟属鱼类
收藏
0有用+1
0
白鲟是鲟形目匙吻鲟科白鲟属鱼类,又名琴鱼、淫鱼、剑鱼、象鱼、鲔等。 [23]体长梭形,胸鳍前部平扁,后部稍侧扁;头较长,为体长一半以上;吻延长呈圆锥状,前端平扁而窄;眼极小,圆形,侧位;口下位,口裂大,弧形,两颌有尖细小齿;须距眼较距吻端为近;鳃孔大,峡部相连;鳃耙较粗状,排列紧密;背鳍位体后方,近于尾鳍基;臀鳍位于背鳍下方;胸鳍发达;体表无鳞。背部和尾鳍深灰或浅灰色,各鳍及腹部白色。 [24]
白鲟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干流和四川境内的主要支流。 [25]栖息于长江流域的中下层,有时也进入沿江大型湖泊。肉食性鱼类,以鱼、虾、蟹、等动物为食。3—4月为生殖季节,在卵石底质的河床上产卵。卵圆形,黑色,沉性,卵径约2.7毫米。 [24]
白鲟为中国特有的大型濒危珍贵鱼类。 [24]2003年1月,在长江上游四川南溪江段误捕救护放流白鲟成体1尾,是最后1尾关于白鲟活体的记录。白鲟被列为中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23]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ver3.1——灭绝(EX)。 [26]
中文名
白鲟
拉丁学名
Psephurus gladius
别    名
象鱼、象鼻鱼、箭鱼、柱鲟鳇、琵琶鱼、鲔(古时)
白鲟
亚    门
脊椎动物亚门
亚    目
鲟亚目
亚    纲
软骨硬鳞鱼亚纲
亚    科
铲鲟亚科
亚    种
0 [18]
命名者及年代
(Martens, 1862)
保护级别
灭绝(EX)IUCN标准、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 [11-12]
灭绝时间
2019年12月23日
英文名
Chinese paddlefish

动物学史

播报
编辑
白鲟与匙吻鲟的外形对比 [17]
耻茅战匙吻鲟微备科鱼类最早出现于白垩纪(距今一亿多年)。现今存活的匙吻鲟科鱼类仅有两属的两种,分别分布于亚洲的长江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主要原因是在古地质上由于第四纪冰期产生的环境剧烈变化,使原来比较广泛分布的匙吻鲟科鱼类在很多地方消失了,只有两个种在上述两条尚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河流中遗存下来。 [2]
辽西刘氏原白鲟(Protopsephurus liui)。产于辽西凌源大王杖子乡范家村二道梁山。软骨鱼类,属鲟目,白鲟科体型略扁平,头大三角形,嘴尖而长呈剑状,其吻长,口大下位,能伸缩,口前具短须一对。眼小,体裸露,软骨很少骨化,尾为三角形。背鳍在腹鳍之后,尾鳍正型,尾鳍上有棱状鳞,体形一般较大。吻部向前逐渐变窄,前端呈铲状成鲟约1.2米。白鲟生活于白垩纪早期(距今1.22亿年前122.2 -0.2Ma to 122.5 -0.3Ma)的内陆湖泊。化石当前大多发现于辽西北票的义县组火山沉积夹层。 [3]
白鲟
现生白鲟(拉丁学名:Psephurus gladius,英文名:Chinese Paddlefish),又称象鱼,是一种古老的鲟鱼类,属鲟形目、匙吻鲟科,为仅存的两种匙吻鲟科鱼类之一,生活于中国长江流域中上游,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鲟头部特长,占体长的1/3,小个体约占体长的1/2,布有梅花状的感觉器——陷器。吻延长,呈剑状,其腹面具短须一对。眼甚小。口大,下位,弧形,上下颌均具细齿。鳃孔大,鳃膜后缘尖。体表光滑无鳞。栖息于江河中下层,有时进入大型湖泊。白鲟是长江中仅次于中华鲟的大型古老鱼类,长可达二三米以上。由于生态环境恶化,白鲟分布区逐渐缩小,数量逐年减少,个体越来越小。
在中国文化中历经千年的鲔被科学认知其实仅仅只有160年的历史,其命名者是德国动物学家——爱德华·冯·马滕斯(Eduard von Martens,1831-1904)。1860年,马滕斯参加店匪格良了东亚“忒提斯”(Thetis)远征探险,在长江见到了白鲟,之后多战击他返回德国出版了一系列关于东亚动物的书籍,命名了大量东亚动物,白鲟便成为他命名的为数不多的几种脊椎动物。 [17]
186纸判悼2年,马滕斯建立了白鲟属甩懂(Psephurus),模式种名为剑谜雅汽吻白鲟(Psephurus gladius),其种名来自“Gladius”,指的是古典时代罗马军团步希旬承兵使用的双刃短剑。 [17]

形态特征

播报
编辑
关键特征:吻长剑状且基部肥厚,体表无骨板状大硬鳞,梅花状凹陷,歪型尾
白鲟体长为2~3米,体重200~300千克,最大的体长可达7.5米。它是体形最大的淡水鱼类之一,因体色较浅而得名。又名琴鱼、朝剑鱼,古名。体长梭形,上下颌均具尖细的齿;吻长剑状,其长为眼后头长的1.5~1.8倍,吻部由前到后逐渐变宽,前端钝尖,狭而平扁,基部肥厚。体无骨板状大硬鳞;仅在尾鳍上缘有一列棘状鳞,背部浅紫灰色、腹部及各鳍略呈白粉色。 [4]
白鲟吻部梅花状凹陷——陷器和罗伦氏器 [17]
白鲟身体呈梭形,前部稍平扁,中段粗壮,后部略侧扁。头极长,头长超过体长的一半,其上布有梅花状的陷器。吻的头部腹面,能自由伸缩。古书上有“鲔口在颌下,长鼻软骨者也”的记载,将白鲟的生态特征作了精练的概括。上下颌有尖细的小齿;吻须一对,短小,位于腹面。眼小,有细小须一对,位于吻的腹面。口裂大,弧形,具伸缩性,位于头部腹面。头每侧有外鼻孔2个。整个头部皮膜表面密布着许多细梅花斑状的感觉神经细胞组织。体侧线完整,歪型尾,上叶长、下叶短,上叶背面有棘状鳞,体表光滑无鳞。在尾鳍上叶具有8个棱形鳞板,向后延至尾鳍上叶。背鳍起点在腹鳍之后,均由不分支的鳍条组成。尾鳍歪形,上叶发达,前缘具一列棘状鳞。肠管短,肠内有7~8个螺旋瓣。头、体背部和尾鳍呈青灰色,腹部白色。 [4]
它的体形也很奇特,身体呈长梭形,前部平扁,后部稍侧扁。头部的长度超过体长的一半。吻部长而尖,像一把锋利的长剑,伸出于头的前端。吻的两侧有宽而柔软的皮膜,腹面有一对短而细的吻须。口大,位于头的腹面,呈马蹄形,能伸缩。鳃孔也较大,没有鳃盖骨,但眼睛却很小。眼睛后面有喷水孔。体表光滑无鳞,或仅有散布身体各处的退化鳞片痕迹。尾鳍为歪形,上叶比下叶长。头部,体背和尾鳍都为暗灰色,腹部白色。整个头部皮膜表面密布着许多梅花斑状的神经细胞组织。皮肤光滑柔软,身体两侧的侧线上有许多像小树杈一样的分枝。鳔大,具1室。 [5]

近种区别

播报
编辑
白鲟
体量
体长为2~3米,体重200~300千克,最大的体长可达7.5米
最大体长5米,常见体长40-130厘米
成熟个体的体长分布在75-105厘米,体重为4.5-12.5千克
特征
白鲟与中华鲟和长江鲟的主要区别是体上及头部均裸露,没有骨板被覆,上下颌上具有细牙齿。 [5]
体长梭形,胸腹部平坦,尾部细;头呈三角形;吻尖长,微上翘;口下位,横裂,能自由伸缩;唇具乳突,鼻孔大;鳃弓肥厚,鳃耙呈棒状,排列稀疏
体长,呈梭形;头呈楔形,背面极粗糙;吻较狭,前端尖;口下位,成一横裂,上下唇具有细小的乳突;鳃膜附着于鳃峡上,左右分离;体表其它部分裸露,且多数粗糙;尾鳍歪形,上叶特别发达
图片
白鲟
中华鲟
达氏鲟

栖息环境

播报
编辑
白鲟为半溯河洄游性鱼类。栖息于长江干流的中下游,也可在河口咸淡水水域成活,偶亦进入沿江大型湖泊中,大的个体多栖息于干流的深水河槽,善于游泳,常游弋于长江各江段广阔的水层中;幼鱼则常到支流、港道、甚至长江口的半咸水区觅食。 [4]

生活习性

播报
编辑
白鲟是海、淡水洄游的鱼类,属中下层鱼。在灭绝以前,中国长江的四川江段的每年1月洪水期会有部分白鲟鱼群进入岷江、沱江、嘉陵江与乌江等支流的下游索饵,9月以后又返回干流越冬。而在长江中游江段,白鲟也常进入大型湖泊或与大湖相通的支流索饵。白鲟幼鱼有集群和近岸游弋的习性,常在岸边浅水区栖息摄食。
白鲟为大型凶猛性鱼类,成鱼和幼鱼均以鱼类为主食,亦食少量的虾、蟹等动物。食性也随季节和环境不同而异。当春夏季在长江上游时,以鮈鱼类和鲷鱼为主,到了秋冬季,则以虾虎鱼和虾类为主;在长江下游江段则以鲚鱼为主,其次是虾蟹类。它一次进食量很大,可占体重的5%,但一次摄食后,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摄食。且成年的白鲟除了人类几乎没有天敌,其屹立于长江流域食物链顶端。 [4] [19-20]

分布范围

播报
编辑
在白鲟灭绝以前,分布在海河到钱塘江之间的各大河流。主要为长江(自宜宾至长江口)的干支流中,如沱江、岷江、嘉陵江、洞庭湖、鄱阳湖及钱塘江、甬江等地,黄海、渤海和东海也曾有发现。 [5]
白鲟分布图 [11]

繁殖方式

播报
编辑
初次性成熟年龄为7~8龄,个体长度一般在2米左右,重量在25千克以上。生殖季节约在3~4月,产卵场所在长江上游重庆以上,水流较急流速约0.49米/秒、水深10米以内、底质多为岩石或鹅卵石的河段,比较集中的产卵场在江安县附近的长江河段和四川宜宾柏树溪附近的金沙江河段。四川省宜宾县柏溪镇对岸约500米江段是主要天然产卵场。
成熟卵呈灰黑色,卵大,卵随水漂流发育,幼鱼至长江口肥育生长。白鲟性成熟年龄雌鱼为7龄,雄鱼为5龄。1983~1986年,在繁殖群体中捕获雌鱼13尾,年龄为7~15龄,体长179~281厘米,体重25~102千克;雄鱼22尾,年龄为5~10龄,体长156~214厘米,体重12.6~47.5千克。成熟卵粒灰黑色。体长174厘米,体重31千克雌鱼怀卵20万粒。 [6-7]

主要价值

播报
编辑
白鲟在学术研究上价值颇高。因曾是中国特产,形态奇异,幼体呈半透明状,清秀皎丽,其可作为国际文化交流的珍品。在灭绝前,白鲟也是生长迅速的大型经济鱼类,其肉及卵均可食用,鳔和脊索可以制胶。 [22]

保护现状

播报
编辑

保护级别

1998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
白鲟这一劫后余生的孑遗动物,在科学研究上显得极为珍贵,加之现存的种群数量极少。为此,中国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于1983年和1987年两次发布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将其列为一类重点保护的珍贵稀有动物。属于中国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虽然科学研究部门正着手进行人工繁殖研究,但在没能大量人工养殖之前,还须严格禁止捕杀亲、幼鱼,大力提倡幼鲟还江,以保护和拯救此珍稀濒危物种。 [10]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ver 3.1:
  • 2009年——极危(CR)。
  • 2019年——灭绝(EX)。 [11]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一级。 [12]

种群现状

由于生态环境恶化,白鲟分布区逐渐缩小,数量逐年减少,个体越来越小。 [8]
2019年12月23日,长江白鲟(白鲟属仅含1种)被正式宣布灭绝。 [1] [9]
2022年7月21日晚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IUCN)发布全球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宣布白鲟灭绝。 [16]

灭绝原因

葛洲坝的筑成阻断白鲟繁殖洄游路线。1981年葛洲坝在长江中游修建,阻断了该鱼的洄游路线,阻止成鱼向上游产卵,导致本就为数不多的白鲟进一步分散,产卵场的面积大大缩减;另一方面,水坝的功能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水温、水深等水文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洄游鱼类的性腺发育等。 [20]
人类过度捕捞。自大坝建成后,大量的白鲟聚集在水坝两侧试图通行,等待它们的却是人类的捕鱼网。渔业资料显示,大坝建成后几年白鲟的捕捞量大幅上升,对它们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此外,长江航运频繁,加上沿岸采砂、排污等一系列因素的共同摧残,白鲟同时面临产卵场破坏、种群破碎、洄游无路等多重问题,难觅生路。 [20]
对白鲟食物源的打击。电鱼等非法捕鱼手段屡禁不止,一些渔民布下的“绝户网”甚至连小拇指都无法穿过。作为长江中食物链顶端的白鲟,因长江鱼类的剧减而陷入“粮食危机”。此前,长江实行季节性禁渔,但效果并不显著。本来如果长江上游食物不够,它们可以迁徙到下游去觅食。但是大坝将通往下游的路截断后,食物减少,白鲟的存活率随之降低。 [20]

保护举措

1983年,中国将白鲟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同时全面禁止捕捞和食用,并在湖北省和四川省沿江流设置了白鲟保护站。
中国科学家曾认为人工繁殖可能是维持白鲟种群的最有效方法,因此已经进行了几次圈养繁殖尝试,但直到1994年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是难以捕捉到足够的亲鱼,以及同时获得成熟的雄性和雌性个体。
2017~2018年,研究人员对长江流域进行全面科学考察:将长江以20公里为一个网格进行划分,收集相关信息,仍然没有发现白鲟踪迹。 [21]

动物文化

播报
编辑

历史记载

金沙遗址中发现的白鲟纹金带
鲔(白鲟)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曾经占据了重要而且特殊的位置,在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多处关于鲔的记载。
《诗经》中的《周颂·潜》是祭祀诗,专门记载作为祭品的各种鱼类,诗中便有“猗与漆沮,潜有多鱼。有鳣有鲔,鲦鲿鰋鲤。以享以祀,以介景福。”说明在春秋时期,白鲟就用于祭祀。 [17]
在《礼记》中则有“天子始乘舟,荐鲔于寝庙……鱼品多矣,荐必以鲔,为其特大者,谓之王鲔”的记载,说明白鲟不仅是祭品,而且在周天子祭祀中有着重要地位,特别大的白鲟被称为“王鲔”。
道子墨宝中的白鲟(图片引自宋画全集)
被用作祭祀的白鲟也形象也频繁出现在文物之中,比如发现于金沙遗址中的白鲟纹金带,上面刻画着两条大鱼长长的吻部正是白鲟的典型特征,表明了白鲟在距今3000年前古蜀文化中的特殊地位。 [17]
即便是在古代,巨大的白鲟也并不容易见到,再加上古老诗歌的神话,让白鲟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白鲟这种神奇大鱼在后世逐渐成了传说中的动物,《淮南子》中的“瓠巴鼓瑟,而淫鱼出听”将白鲟升华为懂得韵律的大鱼;《酉阳杂俎》中的“蜀中每杀黄鱼,天必阴雨”将认为杀死白鲟会导致天气异常;《江赋》中的“叔鲔王鳣鷉鰊鮋,鲮鳐鯩鲢。或鹿觡象鼻,或虎状龙颜”给白鲟长出了大象的鼻子。 [17]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鳞四鲟鱼》中这样描述白鲟:“(鲔)其状如鱣,而背上无甲,其色青碧,腹下色白。其鼻长与身等,口在颔下,食而不饮。颊下有青斑纹,如梅花状。尾岐如柄。” [17]

纪念邮票

中国于1994年3月18日发行的《鲟》邮票一套四枚,分别为白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达氏鲟(又名长江鲟)、中华鲟(又名王鲔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分别属于鱼纲硬鳞总目的白鲟科和鲟科,均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为长江、黑龙江、珠江等流域经济价值极高的特产鱼,肉及鱼子酱在国际市场享有盛名,素有黑色黄金之称。因鲟、鳇鱼性成熟周期长,鲟鱼需9~10年,鳇鱼需11~18年,再生速度不抵捕捞速度,面临灭绝的危险。进入八十年代中国逐渐建立了一些保护和研究机构。 [13]

世界纪录

播报
编辑
最大的溯河洄游鱼类:在淡水中出生,幼年时洄游到海里,然后回到淡水中产卵的鱼被称为溯河洄游鱼。这种鱼中最大的是白鲟,它们平均长2.3米,重65~130千克。鲟鱼有钻石形状、像珐琅一样的鳞片。(吉尼斯世界纪录) [15]

发现记录

播报
编辑
在2003年,在宜宾被误捕到的白鲟,它个头高大,长达3米,重160千克。3年过去了,白鲟再也没有出现在人类的视野里。由于环境变化,已没有白鲟生存的自然条件。
  • 渔民发现并抢救白鲟
2002年12月12日,一渔民在长江南京段潜洲附近发现一条白鲟,专家将这条白鲟打捞出水进行抢救。这条白鲟呈灰白色,长3.3米、重约130千克。白鲟出水后,水产专家割开渔网,开始替白鲟清理和缝合伤口。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鲟类研究权威危起伟教授说:白鲟十分珍贵,有“水中大熊猫”之称。这次发现的白鲟是中国50多年以来长江下游发现的最大的一条。 [14]
  • 受伤白鲟回家了
2003年1月27日下午,经过专家3天3夜精心救治的“水中大熊猫”——野生白鲟在四川宜宾重回长江水中。这只白鲟是1月24日上午,南溪县一渔民在南溪县福溪口长江江段误捕的,为雌鲟,长约4米,体重150多千克,年龄约30岁,肚中有待产的大量鱼卵。其头部和尾部有明显的伤痕,浑身雪白的皮肤上有一些红色斑块,像是皮下淤血。白鲟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属著名的珍稀鱼类,被称为“水中大熊猫”,为我国所独有。白鲟几乎绝迹。据悉,白鲟重回长江之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专家在其身上安装了电子追踪仪,此后,专家们将24小时不间断地跟踪这只白鲟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