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年平均增速看中国经济1-2月改善幅度温和 稳增长仍需保持一定力度

路透北京3月15日 – 得益于稳增长政策发挥效应,中国1-2月工业、投资和消费数据全线超预期,几乎均为路透调查预估中值的两倍左右。不过分析人士在计算了1-2月数据相较于2019年同期的三年平均增速后发现,1-2月经济的确在改善,但仅是温和的提速,幅度并没有官方数据那么明显。

而且3月上海和深圳等经济活跃地区均遭遇新冠疫情冲击,3月经济下行基本是板上钉钉。再加上城镇调查失业率上升凸显就业面临的压力,2月金融数据亦反映出实体经济需求不强、信心偏弱,因此,宏观政策依然需要保持一定支持力度,财政支出要加快进度,减税降费亦亟需落实。

“数据超预期,其中有基数的效应,但也说明1-2月的确出现了改善,”渣打银行大中华及北亚首席经济师丁爽称。

但他也指出,如果拿去年12月的两年平均增速和今年1-2月相较于2019年同期的三年平均增速比较,投资增速从3.9%提高到了4.6%,并没有官方的“12.2%”那么扎眼;工业是从5.8%提高到7.9%,消费从3.1%提高到4.3%。“经济的确在改善,但没有那么dramatic,真正改善的幅度并没有那么明显。”

而且从环比速度看,改善幅度也没有那么大 ,工业1-2月的环比折年率为4.2%,投资是8.2%,消费是3.7%。

他预计,3月数据可能会明显走弱,因为这轮疫情是2020年初武汉疫情之后扩散最快的一次,涉及的还是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而且由于3月数据在一季度GDP中所占比重相对高一些,所以一季度经济恐怕总体比较低迷。

“政策靠前发力不会改变。财政政策关键在于执行,发力尽量靠前,”丁爽认为,中国央行还是有降准降息的必要,二季度可能在4月调降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下半年预计就没有降准降息了,但结构性宽松会延续,除非后续疫情难以控制。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二稍早公布,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优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的3.9%,创2021年6月以来最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6.7%,亦远高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的3%,为2021年7月以来高位。

1-2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2%,远高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的5%;期内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11.4%,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8.1%和20.9%。

“如果用‘三年平均增速’还原看,今年1-2月投资的增速是4.6%,仅是比较温和的提速,”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分析师应习文也称。

**宏观政策仍要保持一定力度**

统计局数据还显示,1-2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63万人。2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比上月升0.2个百分点;其中16-24岁、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5.3%和4.8%,去年12月分别为14.3%和4.4%。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去年12月为5.1%。

华兴证券(香港)首席经济学家庞溟指出,调查失业率上升,显示就业市场压力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将继续成为宏观经济复苏中的结构性弱点、痛点,需要继续坚持产业升级发展、制造业纾困支持、民生保障等各项政策落地见效。

近期多月国家统计局与财新制造业、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中的从业人员指数均仍处于收缩区间,而且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076万人。“考虑到高校毕业生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疫情之下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值得引起重视,”庞溟称。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认为,考虑到当前宏观经济的需求并不稳定,未来宏观政策仍要保持一定力度。货币政策仍要发力宽信用,财政政策要尽快落实减税降费,通过加大财政支出来把基建和制造业投资稳住,进而稳定宏观总需求。

中国央行周二超量平价续做了3月到期的MLF,利率持平令市场大失所望。业内人士认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应不是十分紧迫,央行无需短期内连续动用“大招”,不过未来仍需要通过政策性降息,提升信贷、应对海外不确定等因素,降息、降准都仍在货币政策工具箱内。

对此,唐建伟指出,央行今日没有调整MLF利率一方面可能是保持观望,本周稍晚有美联储议息会议,另一方面预计也跟宏观数据比较好有关。(完)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