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就地过年”将打破中国传统春节“高消费+低生产”特征

2月1日 – 新冠疫情多地散发促使中国政府大力呼吁“就地过年”,现实中看不到的重重隐形限制也让多数人断了返乡念头。分析人士认为,这将打破以往春节“高消费+低生产”的特征,理论上讲有助于增加有效生产时间,同时加快节后复工速度,对生产端带来正面影响。

而疫情防控将令消费全面受损,但也有区域分化和亮点:一二线等劳动力流入城市消费预计将受益,但三四线城市消费会受波及;线下消费如餐饮、电影、旅游等恐受冲击,但线上消费有望延续火热。

“当前‘就地过年’已在各省普遍推进,可能会使传统春节假期‘高消费+低生产’的特征被打破,”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称。

他指出,高频春运数据显示返乡节奏提前、近期速度放缓,预示春节返乡人口数量可能会降低,有利于春节后的复工进程加快,对生产可能是正向影响,支撑春节月份景气或高于往年。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数据显示,春运前三天–1月28日、29日和30日,全国铁路客流同比下降七成以上,分别为308万、283万和296万人次。1月31日春运进入第四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90万人次,同比下降75%;2月1日预计发送333万人次。

华泰证券宏观分析师刘雯琪也指出,“就地过年”号召下,今年春节工业生产的“空窗期”(因农民工返乡而带来)可能较往年同期更短一些,粗略估计约一半的外来务工人员可能选择留在工作地过年,这意味着部分企业复工可能早于往年。

“中国出口订单饱满,如果更多外来务工人员选择不返乡,部分出口企业假日期间总效率反而可能提升。”她表示。

不过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看法谨慎。“需要明确的是‘就地过年’不等于‘不过年’,更不等于‘不放假’,”他认为对于工业生产因为“就地过年”会延长工作天数而因此明显走强的这一逻辑,需要谨慎观察。

最新公布的中国1月官方和财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双双跌至数月低点,凸显经济回暖在疫情反复之下的脆弱性,以及出口面临的高度不确定性。

**消费或出现区域分化**

以往中国春节期间居民走亲访友较为频繁,购物消费需求旺盛。但今年疫情散发导致居民出行以及旅游消费或将有明显回落,政府倡导“就地过年”还呼吁返乡人员尽量少聚餐、少出行,春节消费是否还能延续往年的火热?

不过,相比2020年初“一刀切”的完全封闭式管理,今年疫情防控精准性更强,有助于降低对消费的负面冲击。而且各地政府也纷纷采取发放消费券、免流量、旅游优惠等多种措施鼓励就地过年。

“全局受损之下存在区域分化和亮点,”华泰证券固收张继强团队称,围绕线下消费的多数行业可能受损,包括服务业中的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运仓储、批发零售等,同时下游消费品制造业可能利弊分化,电子产品等可选消费行业或略有利好,线上经济继续受益,信息软件等服务业需求强劲。

“围绕消费的行业多数受损,围绕生产的行业多数受益;线下受抑、线上受益;区域上呈现南方优于北方、城镇好于农村、一二线好于三四线、劳务输入地好于输出地等分化。”该团队称。

在王涵看来,如果大量的在外劳动力选择就地过年而不返乡,劳动力流入大的省市将比往年容纳更多的在当地过年的人口,人口数量的增长可能造成需求的激增,这些地方供需错配的情况可能更加严重,增加当地餐饮、娱乐、购物的需求。

但对于劳动力流出地区来说,在当地过年的人口减少也可能会造成消费需求的明显减少。

中信证券明明研究团队也认为,短期来看考虑到政策对返乡人员的限制较为严格,就地过年政策对农村的影响较大,农村地区的消费以及农业活动均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对于服务业而言,中心城市的服务业有望延续景气,但其余城市的服务业或将受到一定波及。

本条目发布于。属于资讯分类,被贴了 标签。作者是

关于有个狸

2005年开始的一名站长,从事网站策划、运营,早期一批扎根阿里妈妈、Google Adsense的一员,目前司职前端与产品设计。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