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 – 虽然受农历春节长假影响,中国2月金融数据较1月大幅下滑,但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融均超预期,居民和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依然强劲,结合票据融资同比多减,均表明国内信贷环境仍然是供需两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热情不减,经济有望继续复苏。
不过分析人士并称,鉴于部分地区房地产市场的火热,同时全球疫情仍未结束,预计国内货币政策仍将以结构性为主,虽“不急转弯”,但节奏上将较去年疫情严重期间有所收敛;因此在央行政策边际收紧背景下,贷款需求的增长料将推升融资价格。
华泰证券固定收益团队分析认为,2月因春节工作日少,本是融资淡季,政府融资缺位,又有信贷额度管控、房地集中度管理等政策压制,但实体融资需求较强,一是制造业资本开支强劲、二是居民购房需求旺盛,也或存在就地过年削弱春节效应。
该团队并称,2月历来是信贷与社融的小月,去年基数不算低,而今年在地方债没有提前发行,消费贷、经营贷管控等压制下能取得超预期增长,反映出企业内生性融资需求不弱。
“数据强劲,主要体现在信贷增长,结构上居民长贷不弱,企业长贷相当强,经济动能还是比较强,”南京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杨浩亦表示。
中国央行周三公布,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亿元,远高于路透9,500亿的调查中值;当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0.1%,亦高于9.4%的路透调查中值。
“下午(国债)期货拉升还以为数据多差呢,整体还是挺强的,银行放贷的积极性也很高,很多都把票据出了,就是为了腾出额度,所以票据(融资)这块也少了不少,”北京一基金交易员说。
央行数据并显示,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71万亿元人民币,大幅超过此前9,500亿元的路透调查中值,比上年同期多8,392亿元。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亦表示,“2月M2、社融、信贷数据延续1月强劲表现,显示国内信贷环境供需两旺,经济复苏步伐有望加快。”
他并称,信贷环境供需两旺,主要是国内政策不急转弯;经济延续复苏态势,企业经营强劲改善,银行有动力增加企业信贷;结构上看,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强劲,反映企业对需求前景复苏乐观预期,企业投资融资活跃,M1同比增速维持高位。
中国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周五在北京开幕,会上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今年将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宏观政策要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完善,进一步巩固经济基本盘。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结构性政策继续“有保有压”**
全球疫情未止,外部需求仍存不确定性,经济大环境不允许中国宽松政策的完全退出。故在国内经济持续回暖下,政策的结构性特点将继续显现,对房地产市场高压态势不会改变,但对实体经济关键领域的融资需求亦不会过多限制。
澳新银行中国市场经济学家邢兆鹏表示,2月金融数据意外较高,新增信贷偏高的原因主要是银行向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长期贷款,意味着尽管当局开始限制对房地产行业的贷款,但对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支持依旧持续。
“这种结构性变化反映了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准确性。”他说,“展望未来,我们预计今年结构性政策将发挥关键作用。然而债券市场可能不会从中受益太多,毕竟银保监会主席上周还在要求降低银行体系的高杠杆率。”
德国商业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周浩亦认为,数据比预期高不少,感觉未来的紧缩压力更大;中长期贷款增量较高,看来还是制造业占比在上升,货币政策态度预计保持目前结构性平衡状态。
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曾在上周的国新办发布会上称,今年肯定还会有很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延续下去,今年贷款利率可能会有回升,但总的来说利率是比较低的。
兴业证券固收分析师罗雨浓分析指出,央行已经在边际收紧信用了,但实体融资需求太强,2月信贷投放量的超预期主要来自需求侧而不是供给侧,这跟去年社融高增主要来自信用供给的逻辑不一样。
“融资需求旺盛,而融资供给减少的结果必然是融资价格上升,此前郭树清书记已经说过今年银行贷款利率会上升。在这样的环境下,利率债仍处于逆风期,调整风险尚未完全释放。”他说。
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中国在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设为6%以上;今年中国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将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3.65万亿元人民币;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进出口量稳质升,国际收支基本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