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 – 中国银行研究院周四发布报告预计,中国一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6.7%左右,随着疫苗接种的逐步推开,全球经济复苏总体加快,出口将保持较高景气,料二季度GDP增长 8.2%左右,投资增长动力逐渐向制造业投资转变;在经济稳中向好背景下,预计降息可能性较小,逆回购、MLF等工具利率大概率不做调整。
该团队在中国经济金融季度展望报告中指出,内外需进一步回暖、市场预期乐观、企业利润改善等多因素共同支撑制造业投资加快复苏,二季度政府债券供给将增加、资金逐渐到位,将有利于基建投资平稳增长。
“考虑到今年经济环境整体改善,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力度将有所下降,叠加高基数影响,预计二季度货币社融同比增速将有所下降,但增量仍会保持一定规模,确保连续性。”报告称,央行将继续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工具利率平稳运行。
报告并预计二季度A股调整压力有所减弱,整体将进入平静恢复期。
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明显上涨,引发市场对于输入性通胀的担忧。报告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大宗商品价格仍有上涨空间,短期内需要关注输入性通胀风险,建议加强国际资本流动监测,适时进行市场预期管理,保持金融市场整体稳定。
不过长期来看,考虑到中国经济运行平稳、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且上游原材料价格向下游消费品价格传导效果有限,输入性通胀引起国内通胀全面上涨的概率较小。
报告并分析,当前中国经济全面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经济金融运行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与风险,包括:短期输入性通胀风险,宏观杠杆率过快上升风险,信用风险持续暴露的风险,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绿色转型带来的潜在风险。
宏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财政政策注重提质增效和可持续性,推动降低政府杠杆率;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处理好恢复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持续推动内需恢复正常水平、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充分释放国内市场潜力;完善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加强金融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