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杠杆率料保持基本平稳 央行将呵护流动性护航地方债发行

4月12日 – 去年为应对新冠肺炎“突袭”中国央行刺激措施令宏观杠杆率飙升,引发市场对金融风险忧虑。中国央行官员最新表态,随着经济向常态回归、内生增长动力不断增强,以及稳健货币政策精准灵活、合理适度,预计宏观杠杆率将继续保持基本平稳。

中国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在周一召开的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上指出,去年三个季度宏观杠杆率升幅逐季走低,而第四个季度转为下降,表明实体经济的活力已经极大恢复。

“我们观察到去年二季度以来,随着经济运行不断的恢复,经济增速不断的回升,我国宏观杠杆率上升的势头开始明显的减缓,上升的幅度逐季收窄。”她称。

她援引数据并指出,去年一、二、三季度宏观杠杆率上升的幅度分别是14、7.2和3.9个百分点,到了第四季度转为下降1.6个百分点。

从去年全年看,年末宏观杠杆率为279.4%,较2019年上升23.5个百分点;分部门看,居民、政府、企业三个部门的杠杆率分别为72.5%、45.7%、和161.2%,三个部门杠杆率分别较2019年上升7.4、7.1和9.1个百分点。

她表示,应该看到疫情期间宏观杠杆率的上升,是逆周期政策支持疫情防控和国民经济恢复的体现,相关政策在有效推进复工复产,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原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1月下旬曾表示,宏观杠杆率上升得非常快,要求货币政策开始调整。2020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宏观杠杆率上升25个百分点,是2009年以来升幅最高的一次。杠杆率大幅上升,使得有些领域泡沫显现,如国内几个主要的股市指数都大幅上升,接近30%;上海、深圳等地房价也涨得不少。

今年以来,中国金融监管层开始着手遏制金融泡沫,以稳定因疫情而快速攀升的宏观杠杆率,措施包括窗口指导部分商业银行控制年内信贷投放规模,以及严查个人经营贷违规流入股市、楼市。银保监会等三部门近期亦发文,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要求不得向资金流水与经营情况明显不匹配的企业发放经营性贷款。

**为政府债券发行提供适宜流动性环境**

今年以来地方债下达额度晚、发行进度较慢,而公开市场连30日维持百亿逆回购规模,引发市场对日后地方债发行后资金面趋紧的担忧。

不过,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上述发布会上强调,将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对流动性进行精准调节,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为政府债券发行提供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他分析称,后续地方债发行速度可能加快,同时4月份税款入库的规模也较大,这两方面因素都会减少银行体系流动性;央行将按照稳健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的要求,密切关注4月份财政收支和市场流动性供求变化。

而从今年情况看,财政税收以及国债、地方债发行兑付等因素,对流动性的短期影响有所增大,为此央行持续加强对财政因素的监测和预测,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及时进行对冲,收到了较好效果。

他并重申,判断短期利率走势首先看政策利率是否发生变化,主要是央行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以及中期借贷便利利率是否变化,而不应过度关注公开市场操作数量和银行体系流动性。

其次,在观察市场利率时重点看DR007加权平均利率水平,以及在一段时间之内的平均值,而不是个别机构的成交利率或者受短期因素扰动的时点值。

“公开市场操作数量会根据财政、现金等多种临时性因素以及市场需求情况灵活调整,其变化并不完全反映市场利率走势,也不代表央行政策利率变化趋势。”他称。

**正研究碳减排支持工具**

孙国峰在发布会上还透露,正在研究碳减排支持工具,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碳减排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

他表示,碳减排支持工具是直达实体经济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益的重点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这一工具正在设计过程当中。”

他指出,这一工具的原则是市场化、透明化、国际化。市场化是指,按照市场化原则设计激励相容机制,激发金融机构积极性,主动向碳减排领域配置更多资源;透明化是指工具的机制、应用规则都是明确的,可操作、可计算、可验证,政策具有精准性和直达性。国际化是指工具支持的碳减排领域和国际是接轨的。

“具体的内容请大家拭目以待。”他称。

中国央行此前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要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约束机制,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