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 – 中国海关总署周二公布的外贸数据持续亮丽,延续1-2月的扩张势头。分析师指出,受低基数及内外需复苏的支撑,预计中国一季度能录得不错的经济增幅。后续此种态势有望延续。
海关公布数据显示,3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30.6%,低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35.5%;3月进口同比增长38.1%,远高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23.3%,并创下2017年2月以来最高增速。
海关新闻发言人李魁文表示,去年三季度以来中国外贸已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同比正增长,未来一段时期这一趋势有望维持,但去年基数显著抬高客观上也对二季度外贸增长带来挑战。
主要数据:
- 3月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30.6%(路透调查中值为35.5%)
- 3月美元计价进口同比增长38.1%(路透调查中值为23.3%)
- 3月贸易顺差为138亿美元(路透调查中值为顺差520.5亿美元)
- 一季度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49%,进口同比增长28%
- 一季度贸易顺差为1,163.5亿美元
- 3月以人民币计价出口同比增长20.7%,进口同比增长27.7%
- 3月贸易顺差879.8亿元人民币
以下为分析师评论摘要:
–中泰国际证券有限公司研究员纪春华:
中国3月进出口(以美元计)同比继续保持高增,其中有去年低基数的因素,但与2019年同期相比,仍然能够保持较高增速,显示中国进出口长期健康态势。这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仍然是中国经济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复苏态势继续保持,另外一个重要变量就是随着全球的疫苗接种范围扩大,全球贸易的复苏,尤其是对前期疫情较为严重的欧美地区,也有助于中国出口的持续增长。最后一个因素来自于价格。由于一季度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升,也助推了进口增速。
展望4月,虽然欧美经济基本面态势向好,PMI维持在景气区间,支撑中国未来的出口保持稳定,但疫情的反复仍然会影响未来个别月份的出口增速。尤其在考虑去年2季度基数较1季度明显提高的基础上,未来出口增速或有所回调。而进口方面的价格因素,在2季度也可能有所减弱,导致增速有所回落。
–上海证券宏观分析师 胡月晓:
3月进出口增长再超市场预期,不过这并不是一种好的预期:出口增长预期基本符合实际,但进口大幅回升,显著高出预期,导致当月货物贸易顺差大幅减小。结合进出口结构和国际贸易商品价格形式变化,进口的大规模增长,应该是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的结果。由于全球放水,金融属性的强的大宗商品价格都有上涨的冲动,当前金融属性最强的金属和石油价格已显著回升,后续粮食等大宗品的价格回升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市场强烈预期。
随着疫苗普及,海外生产将逐渐恢复,加上基数效应消除,未来中国出口增长将逐渐回落,年底甚至或至同比收缩,但在价格影响下,进口增长或将维持高位,高货物贸易顺差局面或面临终结,汇率不可避免或受到影响,从而外汇储备增长趋弱压力也将上升。出于维持货币平稳的需要国内降准对冲概率将上升;资本市场短期运行波动性将上升。
–中海晟融首席经济学家 张一:
3月份两年平均出口增速为10.3%,尽管仍处于2017年以来的一个相对高点,但已经较1-2月已经有了明显的回落。在全球疫后复苏加速、需求旺盛的背景下,我们认为两个因素导致出口出现放缓,一是还是全球航线运力不足导致出口运输出现困难;二是部分行业产能不足导致出口受限。
进口方面,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一定程度上是进口增速较快的原因,同时也反映出国内需求扩张正在加速。有鉴于此对二季度国内经济并不悲观。
从未来走势看,在全球需求扩张、境外供应链恢复尚待时日、抗疫物资仍有需求等多重因素推动下,出口仍有望保持10%以上的增长。出口的增长实际上有利于制造业投资的恢复,从而使得制造业投资替代地产和基建下滑所带来的空缺。
从过去经验看,只要出口表现较好,一般宏观经济总体不会太差。因此,尽管三季度大宗商品价格仍有可能继续上涨,但经济出现滞涨的概率不大。实体经济需求旺盛,必然有较大的融资需求。在消费不稳的背景下,政策层面要考虑好信用萎缩不能太快,防止对经济复苏带来不利的影响。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
外贸数据良好应该是意料中的,一方面中国疫情控制的比较好,在海外仍受疫情困扰的时候包括中国的防疫物资和疫苗产能扩大都对出口形成支撑,同时国内经济的恢复也使得进口回暖,估计中国上半年出口仍会保持较好势头。
不过从3月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出口增幅低于美元计价的增幅,主要是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但不会影响外贸整体回暖的趋势。
–华宝信托宏观分析师 聂文:
出口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平,进口远超预期,一方面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较多,另一方面也与需求回暖相关,量价因素都有。
后续来看,3月美日欧制造业PMI都创下高水平,外需有较强的持续性,在全球经济复苏之下一季度外贸向好状况还会持续,后续比较担心的是,随着疫苗加快接种,各国产业链逐步恢复,中国出口会不会一枝独秀,这可在5、6月加以观察。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 周茂华:
一季度中国外贸延续强劲扩张态势,反映内需和外需同步复苏;预示中国一季度GDP同比增速表现“强劲”,这很大程度是受去年突发疫情导致低基数。
从趋势看,中国外贸仍有望延续高景气度。主要是受国内需求加快恢复。中国疫情持续受控,国内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基本恢复,国内经济活动活跃度持续增强,国内经济供需更加平衡;同时海外需求稳步改善。
一方面是全球疫情影响趋缓,加码刺激政策带动需求回暖;另一方面,全球疫情尚未结束,全球对中国机电、医疗器械等需求仍较强;加之中国贸易结构优化,外贸稳定性逐步提升。外贸伙伴更趋于多元化,出口产品中高附加值、高技术产品比重逐步提升并占据相当比重,出口主体中,民营企业保持中国第一大外贸主体地位等。
近期大宗商品价格走高对外贸影响整体偏有限,大宗商品价格走高对中国影响较为复杂,需要防范大宗商品价格长时间维持高位或走高导致输入性通胀压力,同时,大宗商品价格对国内中下游制造业企业利润造成挤压,削弱支持政策效果。但预计整体影响有限。
相关背景: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表示,要紮实推动经济稳中加固向好,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政策不急转弯,引导形成市场合理预期,推进改革开放,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稳定外贸外资,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一季度中国外贸开局良好,外贸企业在手订单较去年有所改善,但全年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在积极扩大进口方面,将继续配合财政部等部门,优化调整进口税收政策,推动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进口。
–历经八年谈判终于在去年11月签署的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推进其尽快落地中国正紧锣密鼓地准备着,701条约束性义务中有613条可产即实施,其余13%将在实施前准备到位,目标明年1月1日生效。
–中国总理李克强两会时表示,中国会进一步主动扩大对外开放,将继续缩减外资来华投资的负面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