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 若中国限电只是短期措施 对GDP和受评企业的影响将较为有限

10月12日 – 信贷评等机构穆迪(Moody’s)周二发布报告称,中国拉闸限电及由此导致的各工业部门生产中断具有负面信用影响,但若相关措施只是暂时现象,则对国内经济增长和穆迪受评的企业影响有限。但是相关成本由各行业分担的程度不一。

近几周中国政府在一些省分削减了对从事能源密集型行业 (如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煤炭 开采、水泥和建材) 企业的供电。缩减电力供应反映了电力供需失衡,这一失衡情况由经济复苏、较高煤价和中央政府的碳中和目标等多种因素造成。

业务活动从去年的疫情冲击中恢复后,今年入夏以来电力需求受经济复苏的推动迅速增加。然而受煤炭供应紧张以及由此导致的煤炭价格上涨的影响,电力供应未能跟上步伐。中国大部分发电厂均以燃煤发电,且大多数使用国内开采的煤炭。过去几年中政府为减少碳排放采取的措施令煤炭生产放缓。

由于上述种种因素,煤炭价格达到了历史高位。在电价缺乏明确的成本转嫁机制的情况下,发电企业几乎没有发电的动力,而可再生能源的供应也不足以填补上述缺口。

由于下列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速在受限电影响前已有所放缓:随着疫情影响的消退,政策支持逐渐退出;广泛监管措施收紧和由此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中国恒大集团 (Ca/负面)的陷入财务困境。考虑到房地产行业对GDP的巨大贡献,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可能无法像前几个周期那样强劲,恒大债务危机和全国房地产销售放缓可能会抑制中国的经济增长。但政府完全有财政和货币空间来应对该危机。

拉闸限电将增加上述压力。这些负面因素将影响2022年的GDP增长,体现为我们近期的增速预测下调。在限电、供应链中断和房地产行业增长放缓的共同影响下,我们当前的增速预测面临下行风险。

我们预测拉闸限电和由此引起的生产中断将是暂时现象。但若上述情况持续较长时间,比如持续到冬季,相关影响将蔓延至全国经济,甚至可能影响全球经济。更多公司将由于电力或投入短缺,或两者兼而有之而被迫中断生产。鉴于普遍联系性,这可能影响整个亚太区供应链以及提高整个供应链价格。一些公司将把更高电力成本转嫁给客户,从而抑制了消费者的购买力。

在迄今各国从疫情恢复不均衡的情况下,明年供应链中断和中国增速下降可能会进一步抑制区域增长前景。从长期来看,稳定电力供应面临限制可能会加剧其他压力的影响,如地缘政治和劳动力供应及成本,从而推动供应链的重组以分散风险和减少对中国的风险敞口。

我们认为中国政府有支持经济的政策工具,从而确保经济增速总体符合我们的预测 (2021年预测增速为8.3%,2022年预测增速下调至5.5%) 的同时又能维持必需品和服务的持续供应。

这些政策工具包括货币和财政政策,例如向部分行业如发电企业提供补贴、上调电价从而令发电企业能将成本转嫁给客户,以及优先基本商品和服务的电力供应。一些行业将需要至少承担部分成本,例如燃煤发电企业即使在高煤价的环境下也要维持一定电力供应。

在限电的情况,我们预计直接受影响的企业产能利用率将维持在正常水平以下。产量减少和电费增加给公司财务指标带来的压力将被较高的商品价格所抵消,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会从目前的高位下降,但在未来几个月内仍将保持高位。

公司将把较高的大宗商品价格和其他因供应链中断而产生的价格上涨沿供应链转移。未能转嫁成本的企业利润率将承压。规模较大、财务状况较好的企业,包括穆迪授评的企业,在经营和财务方面将强于规模较小、财务状况较差的企业。

由于规模、垂直整合以及地理和业务多样性等方面的优势,前者的收入和现金流受到的任何冲击都相对较不明显。这些公司的谈判主动权也更强,可与供应商谈判付款条件、与地方政府谈判用电条件、与客户谈判转嫁上涨的成本。

削减电力反映了中国在权衡环境目标、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等政策目标和其他目标作出的持续努力。尤其是开发更多可再生能源能力和减少对煤炭的依赖需要时间,因此实现环境目标需要过渡成本。中澳关系等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上全球供应链的相互关联性令政策权衡更为复杂。

拉闸限电有望坚定中国促进可再生能源、核电和电力储存基础设施供应以降低中国对煤电的依赖度的决心,特别是那些依赖煤电的省份,这些省份大多位于华北。限电措施也将把政府的注意力集中于有效的电价改革上,因为煤电标杆上网电价调整机制目前缺乏对煤价波动的有效成本转嫁。

同时,限电措施表明,虽然政府致力于减少碳排放,但在未来至少十年内,可预测性高于可再生能源的火电仍将是中国电力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