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名昭著的野蛮人最具破坏性的入侵发生在夏季极其干燥的年份。
匈奴王阿提拉被描绘成嗜血的野蛮人,“对黄金的无限渴望”和权力。 但是一项新的研究对他的暴力入侵提出了另一种解释:阿提拉可能已经进行了绝望的袭击,以拯救他的人民免于干旱和饥饿。
2000 年的气候数据记录在中欧多瑙河和蒂萨河泛滥平原周围的橡树年轮中,表明阿提拉和他的匈奴人在非常干旱的年份进行了最大规模的袭击,当时农作物产量和牧场稀疏 ,这意味着袭击可能部分是由绝望和饥饿驱动的。 研究人员于 12 月 14 日在罗马考古学杂志(在新标签中打开)上发表了他们的发现。
人们认为,匈奴人在公元 370 年左右从亚洲进入东欧和中欧,然后在多瑙河以东的匈牙利大平原(更广阔的喀尔巴阡盆地的一部分)建立了自己的领土。 仅仅 60 年后,通过结合先进的武器装备、无与伦比的骑术和复杂的战术,匈奴人征服了中欧的大部分地区,形成了欧亚部落联盟,并在这些部落中占据了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 在鼎盛时期,匈奴帝国从黑海延伸到德国中部,随着阿提拉和他的兄弟布莱达在公元 434 年掌权,它发现自己正处于一个分裂的罗马帝国的门口,匈奴人在其衰落中 将发挥重要作用。
“历史资料告诉我们,罗马和匈奴的外交极其复杂,”该研究的作者、英国剑桥大学的考古学家苏珊娜·哈肯贝克在一份声明中说。 “最初它涉及互惠互利的安排,导致匈奴精英获得大量黄金[以换取不攻击帝国]。这种合作体系在 440 年代崩溃,导致对罗马土地的定期袭击和对 金子。”
考古学家说,在公元 420 年到 450 年间生活在欧亚大草原上的匈奴人将面临严酷多变的气候,多次干旱迫使他们在固定地点耕种和将动物放牧到更绿色的牧场之间交替。
哈肯贝克说:“如果资源稀缺变得过于极端,定居人口可能被迫迁移,使他们的生存方式多样化,并在农业和流动畜牧业之间转换。” “在气候低迷时期,这些可能是重要的保险策略。”
但这种不稳定的热量平衡行为很快让位于更绝望的时间和措施。 连年大旱,当匈奴人面临饥饿时,他们化身为残忍的掠夺者,从喀尔巴阡盆地涌出,横扫西欧和南欧。 事实上,最具破坏性的匈奴入侵发生在公元 447、451 和 452 年,所有这些时期的夏季都非常干燥。
研究人员表示,袭击曾被认为主要是出于对黄金和权力的渴望,可能主要是为了获取食物。 然而,黄金也可以派上用场,以维持阿提拉对军阀的效忠。
哈肯贝克说:“气候引发的经济动荡可能要求阿提拉和其他高级官员从罗马各省开采黄金,以维持战团和精英间的忠诚度。” “以前的骑马牧民似乎变成了掠夺者。”
公元 451 年,在阿提拉的指挥下,匈奴人入侵了西罗马的高卢省(位于现代法国境内)和意大利北部,占领了米兰城,并从被围困的西罗马帝国榨取了一笔巨款,以缓和他们的进攻 . 考古学家说,阿提拉还要求在多瑙河沿岸拥有“五天路程”的大片土地,这可能是为了在最严重的干旱期间为袭击者提供有保障的牧场。
匈奴的统治并没有持续多久。 公元 453 年,在最后一次婚礼当晚酗酒(阿提拉有多位妻子)后,这位匈奴领袖被发现死于流鼻血窒息而死。 匈奴人陷入内斗,很快就四分五裂,然后散落到默默无闻的地步。 罗马从未从匈奴人袭击的影响中完全恢复过来,西罗马帝国在 23 年后灭亡——根据考古学家的说法,这证明即使是最发达的人类社会,气候破坏也会致命地削弱。
“气候改变了环境所能提供的东西,这会导致人们做出影响他们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组织的决定,”哈肯贝克说。 “这样的决定并不是直接理性的,从长远来看,它们的结果也不一定是成功的。
“历史上的这个例子表明,人们以复杂且不可预测的方式应对气候压力,短期解决方案可能会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她补充说。